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!

我知道了

2020年07月08日

上一期 下一期
B3:文化
2020年07月08日

叶圣陶:话怎么说,文章就怎么写

■ 佚名

在写作方面,叶圣陶有很深的感受。

叶圣陶从1920年代开始写作,是中国童话创作的第一人,还是一个优秀的语言艺术家。

“世界上有一粒种子,像核桃那样大,绿色的外皮非常可爱。凡是看见它的人,没一个不喜欢它。可是从来没人种过它……”他的童话《一粒种子》开篇说,国王种了它,睡里梦里都等着它发芽,“时间像逃跑一般过去,转眼就是两年。春天,草发芽的时候,国王在盆旁边祝福说:草都发芽了,你也跟着来吧;秋天,许多种子发芽的时候,国王又在盆旁边祝福说:第二批芽又出来了,你该跟着来了!”接下来还有富商和士兵等人,都想让这颗种子发芽,还是一点效果也没有。后来那颗种子在一个普通农民那里发了芽,开了花。

那时候的文学写作,刚与文言文告别不久,叶圣陶的文学语言以平实、干净、凝练、精粹著称,有一种不雕凿、不做作的朴素美,并且极富表现力。即使在那时全盘西化的浪潮里,他在遣词造句上明显与别人不同。

“写作其实就是说话,话怎么说,文章就怎么写,用你现在的语言写下最亲切的文字。通篇的文章不但可以念,而且还可以听,话不啰嗦,文章还要干净。”叶圣陶说,写作并不是一件特别高深的事情,“无论什么人都有意思情感,而且无论什么人都生活在人群中间,随时有把意思情感发表出来的需要。发表可以用口,可以用笔,比较起来,用笔的效果更大。因此,人人都要学习用笔发文、人人都要习作。”

在叶圣陶看来,以通常说法,做文章要“言之有物”。但是在经验丰富的写作者那里,即使“无中生有”,也可以写成很好的文章。这是因为他的思考和情感,平时就存在于自己的头脑里,加以组织,加以配合,可以做到不露一点儿牵强的痕迹。

要有平时的积累,也要有写作时的感觉,才会出现比较好的作品。相比起来,还是当时的感觉更重要一些。“什么叫当时的感觉呢?”叶圣陶说,“无论何时何地,我们的周围总是有许多事物环绕着。唯有引得我们注意的几件,我们才感觉到它们的存在。而且同样一件事物,只因环境不同,心情不同,在感觉它的时候也就不同。不问那事物在别的时候怎样,只说这一回感觉它的时候怎样,这就是所谓当时的感觉。”

比如,叶圣陶的童话《稻草人》,通过一个富有同情心而又无能为力的稻草人的所见所思,真实描写了1920年代中国农村的人间百态。鲁迅评价说,叶圣陶的《稻草人》给中国的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。

叶圣陶告诉读者说,文章不是吃饱了没事做,写来作为消遣的,凡是好的文章,必然有不得不写的缘故。







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,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。
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,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。谢谢!
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