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!

我知道了

2022年08月03日

上一期 下一期
B3:文化
2022年08月03日

盛桥虾子灯

■ 孙茂仓

家乡盛桥的虾子灯,最初流传于盛桥镇薛岗村,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,是当地渔民祈求国泰民安、鱼虾满舱的一种表演形式,也体现了巢湖之滨鱼米之乡的人民生活殷实、文明建设日臻完善的形象。追溯盛桥虾子灯的渊源,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。

早在清朝嘉庆年间,过年正月初二女婿拜岳父年是地方的老风俗,有一年,一位丁姓年青女子和新婚不久的丈夫回娘家探亲,大年初二的上午,冬日的太阳既明媚又温暖。这对新婚夫妇一边走着一边欣赏路边风景,甜美露在脸上,更流入心田里。走过几道弯,路过一道田畈时,已经看到娘家村里袅袅炊烟了,两人在路旁小憩,只见田沟里流水潺潺,几只虾子在水里游来游去,在太阳光下,有种透明的美感。两人都好奇,那新婚女子就弯下纤细楚腰伸出双手捧虾。谁知,虾子也喜欢美女,有一对虾子竟蹦到她的手中,这让她很高兴,觉得虾来全不费功夫,她就双手捧着一对虾子回了娘家。母亲见了,大喜。忙说:“今天你们在田里带回一对虾子,这是好兆头,虾子,虾籽,虾子多籽,你们一定会早生贵子。”

女孩母亲把这对虾子放在鱼虹里养着。一年后,女子婆家送来喜讯。女子生了一对龙凤胎,送喜那天,恰是正月十六,喜讯传来,恰巧有人舞着一对鱼灯上女子娘家拜年献艺。主人热情相迎,放起鞭炮将鱼灯接到家里。鱼与余谐音。有年年有余、富足有余之意,象征着吉祥如意、幸福美满。鱼灯在堂前舞起来,一会儿鲤里摆尾,一会儿鲤鱼戏水,一会儿又来了鱼跃龙门,都是喻意美好的造型与动作。鱼灯精彩表演结束,又去下一家继续。此时,喜庆的锣鼓声还不时传到耳边,望着眼前女婿家挑来的喜担,看着水里自由自在的虾子,想起去年小女手捧虾子高兴回娘家的情景,这位心灵手巧的丁姓匠人,突然来了灵感,立即动手扎起了虾子灯。

兴趣使然,高兴劲儿,这位丁姓匠人一鼓作气就扎好了一对虾子灯。这对虾子灯节肢复杂,外壳质地松软。轻灵通透,惹人怜爱。

从此之后,每年过好三天年后就开始玩灯,盛桥一带,家家户户都会迎接虾子灯,讨个好彩头。这样玩虾子灯,也慢慢地变成当地的风俗,一直传承下来并与时俱进,有所改进。

为了将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,县文化馆陶月恩馆长亲自来到盛桥文化站,陶月恩找来了画家、工艺美术师、扎灯高手宜家喜,两人绞尽脑汁,不断构思,草稿画了一张又一张,最后,从色彩和形象上对虾子灯进行了创新改造,在原来只有两只大虾子的基础上,又增加了四只小虾子,丰富了虾子灯的结构和内涵,不仅在造型和设计上进行了大胆改进,也赋予了虾子灯繁衍子嗣不断壮大的美好寓意。

改进后的盛桥虾子灯,前程似锦,在原巢湖地区、安徽省文艺汇演中获得多项大奖。1982年,安徽省农村业余文艺汇演巢湖区代表队汇报演出,其中最亮眼的就是盛桥的虾子灯表演,赢得在场观众的阵阵喝彩。

盛桥的虾子灯舞在庐江文艺人的挖掘与呵护下一路前行,一直传承下来。2014年盛桥虾子灯舞成功列入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相信家乡盛桥虾子灯会越来越美,越走越远。







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,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。
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,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。谢谢!
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